美國313期-哈佛大學贏了!美法官「無限期」暫停川普禁令…雙方握手言和?-惠安留學

美國313期-哈佛大學贏了!美法官「無限期」暫停川普禁令…雙方握手言和?-惠安留學

 

哈佛大學贏了!美法官「無限期」暫停川普禁令…雙方握手言和?(313期)
美國聯邦法官週五(6月20日),禁止川普政府立即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為哈佛帶來一場重要法律勝利。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發文表示,白宮正與哈佛大學進行談判,預計「未來一週左右」可能宣布一項協議。川普則發文指出,哈佛在協商過程中態度積極、展現誠意。他稱:「若協議能在目前討論基礎上達成,將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歷史性成果,對我們國家非常有利。」
(摘自  
今周刊)
美國簽證政策變數多! 教育部祭3方案:助國際生返台銜接學業(313期)
美國總統川普的國際生簽證政策不穩定,教育部會同各大學提供多項學習銜接措施,並自即日起受理在美學生申請,包括未涉學位隨班附讀、專案申請入學就讀碩博士班。美國政府的國際生簽證政策近來出現許多變數,教育部已多次公開表示,將與國內大學協調,讓受影響的學生可來台銜接學業。
(摘自  
CTWANT)
哈佛國際生若無法入境美國 可在多倫多大學繼續學業(313期)
中央社多倫多2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哈佛大學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公布一項應急計畫,如果美國簽證限制導致部分哈佛研究生無法再度入境美國,他們可以在加拿大繼續他們的學業。
路透社報導,這是美國國土安全部上月撤銷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招收國際學生能力以來,校方宣布的第一個國際學生備案策略。一名聯邦法官已擋下川普政府的這項舉措。
為了因應可能的美國簽證挑戰,無法返回美國的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學生,將能選擇透過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蒙克全球事務與公共政策學院(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 and Public Policy)的訪問學生計畫繼續他們的學業。
這兩所院校的院長在本週寄給路透社的聲明中說,這項計畫將結合甘迺迪政府學院與蒙克全球事務與公共政策學院師資教授的課程。
根據聲明,宣布應急計畫是為了減輕學生的不確定感,但只有在因簽證或入境限制而無法進入美國的學生提出足夠需求時才會實施。
(摘自  
中央通訊社)
美國將恢復留學簽證面試:美媒提醒外籍學生,先檢查社群「沒亂說話」和校園外國人有無超標(313期)
美國國務院最新宣告,即將「重新啟動」暫停多時的國際學生簽證面試程序,但為了貫徹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執政方針,接下來所有預定赴美留學的各國申請人,都必須遵守一個大方向:將自己的社群媒體帳號設定為公開狀態,讓美國聯邦政府可以進行審查,一旦申請者拒絕、不論是隱私或其他理由,將面臨拿不到簽證的可能性。
根據美聯社報導,考量到華府要針對留學生進行社群審查,不少美國或印度媒體都特別提醒,在遞交申請文件之前,最好先檢查和確認自己社群的發言內容。因為按照國務院公開聲明,領事官員將針對申請人的社群貼文與訊息,確認當事人是否存在對美國政府、文化、制度或建國原則的敵意言論。

(摘自 風傳媒)
哈佛留學生簽證政策又轉彎 留學生忐忑專家給3點建議(312期)
美國總統川普才剛宣布暫停處理哈佛大學國際生的簽證申請,華盛頓郵報7日又報導,美國國務院6日晚間推翻指令,恢復處理哈佛學生簽證申請。美方政策反覆,恐讓留學生忐忑不安,專家對此提出3點建議,學生除了需對簽證備審資料內容具有敏感度,也可採取多元申請策略,同時做好心理建設。大學端也提醒,留美問題。

(摘自 世界新聞網)
申請美國學校好後悔! 留學生吐「恐懼心聲」:太不人道(312期)
川普政府暫停安排留學生的簽證申請面試,並且加大社群媒體審查力道。對此,來自全球各地的留學生們,紛紛陷入焦慮與不安,甚至有人直言,他們已經後悔申請美國大學。想要在美國讀書的外國學生,通常必須在母國的美國大使館安排面試,才能獲得簽證批准。但隨著相關程序陷入停擺,這種延誤與不確定性,不僅可能讓留學生失去獎學金、耽誤學業,甚至無法拿到學位。
(摘自  
ETtoday新聞雲)
拒絕留學生,美國一半大學將破產(312期)
美國本土的高等教育生源正不斷萎縮。川普對進入美國高校的國際學生舉起大棒之時,似乎沒有意識到,美國各地越來越多的大學正瀕臨破產的邊緣。整個2024年,美國都充斥著高校倒閉的消息。據州高等教育執行官協會資料,近十年美國已有超過500所私立非營利四年制高等教育機構倒閉,是前十年的3倍,而營利性的學校倒閉數量更多。美國費城聯準會則在最新研究中預測,未來5年,美國會有80所大學被迫關閉。

(摘自 鉅亨)
留學生赴美簽證申辦有問題?教育部:進度略緩但持續處理中(312期)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川普政府與哈佛大學圍繞國際學生簽證的爭鬥不斷升級,針對近期學生赴美申辦簽證的進度問題,教育部主祕林柏樵今(10)日受訪回應,目前正密切掌握美國簽證處理情況,雖然簽證進度略為放緩,但美方仍在持續安排處理。
林柏樵指出,已有多位學生主動聯繫,反映個別情況,對此,教育部一定會主動提供必要的協助與資源。
林柏樵說,不少學生面臨的問題如「面試預約不確定」、「簽證核發會不會延遲」等疑慮,整體存在著不確定性,一旦發現有全面性困難或重大延誤,將會比照COVID-19期間的經驗,快速啟動應變措施。

(摘自 自由時報)
哈佛/禁收國際生有何後果?研究所首當其衝 教授憂:學校恐不復存在(311期)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22日下令終止哈佛的學生與交換訪客計畫(SEVP)認證,代表哈佛不能再招收國際學生,現有外籍生也必須轉學。紐約時報報導,由於川普政府祭出的國際學生禁招令,數千名哈佛學生的學位和未來,連同構成哈佛認同與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都陷入極大的不確定感之中。哈佛分會會長的魏爾德教授表示:「這將摧毀我們所認識的大學」。她說:「哈佛雖位於美國,但學生和教職員來自全球。這一點對這所學府的工作和使命至關重要。你不能抹去這一點,否則這所學府將不復存在。」

(摘自 聯合新聞網)
留學生實習培訓或將終止?特朗普移民局長提名人擬廢除OPT,24萬學生工作權面臨威脅(311期)
據Forbes報導,特朗普總統提名的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局長候選人埃德洛表示,他計劃終止可選實習培訓OPT項目,阻止外國學生在畢業後工作。經濟學家的研究顯示, OPT 項目對美國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北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發現,該項目並未減少美國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領域工人的就業機會,反而在國際學生比例較高的地區,失業率更低。美國大學的外國畢業生還被證明能顯著促進創新,包括增加專利申請和推動初創企業發展。

(摘自 星島日報)
美國暫停學生簽證面談 AIT:可繼續提交申請(311期)
美國國務院一位高級官員向《大紀元時報》證實,美國國務院已下令全球各地美國大使館自5月27日起,暫停學生簽證面談。據中央社報導,美國在台協會(AIT)表示,簽證申請人可繼續提交申請。這項暫停面談的命令包括在一份由國務卿盧比奧簽署的內部電報中,是國務院加強審查程序(尤其是在社交媒體審查方面)的舉措之一。這份內部電報指示各領事部門在未來幾天「進一步發布指導意見之前」,不得增加任何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簽證(F、M和 J 類)的面談預約。

(摘自 大紀元)
突發!全球美使領館暫停學生簽證申請,加強社媒審查,國際生今年入學麻煩了(311期)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看到的一份外交電報顯示,美國國務院已指示世界各地的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暫停新的學生簽證預約,同時將“社交媒體篩選和審查”範圍擴大到所有學生簽證申請人。
這是川普政府的最新舉措,可能會阻止國際學生在美國大學學習。
電報稱,美國國務院“正在對現有的篩選和審查學生和交流訪問者(F、M、J)簽證申請人的操作和流程進行審查,並根據審查結果,計畫發佈針對所有此類申請人擴大社交媒體審查的指導意見”。

(摘自 聚亨)
免學費、給補助…各國名校爭搶川普打壓的頂尖人才(311期)
美國總統川普對美國學術機構及國際學生的一系列打壓措施,反而給了世界各地其他大學大好機會,紛紛展開行動,準備接收受影響的美國頂級大學學生或準學生。這些學校瞄準頂尖人才,並期望從美國學術機構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收入中分一杯羹。
路透報導,在日本排名頂尖的大阪大學,祭出學費豁免及研究補助,並對有意轉學或轉任的美國學術機構中的研究人員及學生,提供行程安排。京都大學及東京大學,也在考慮類似方案。香港政府也指示大學,要設法吸引來自美國的頂尖人才。
日本目標在未來10年間,將外籍生人數由目前的33.7萬人,提高至40萬人。
對世界大學進行排名的倫敦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執行長特納(Jessica Turner)說,世界其他頂尖大學,正嘗試招攬對赴美留學感到不確定的學生。德國、法國及愛爾蘭成為歐洲深具吸引力的替代選項;在亞太區域,紐西蘭、新加坡、香港、南韓、日本及中國也愈加受到矚目。
中國學生在川普此次制裁中被特別針對,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8日矢言要「大舉」取消其簽證。有超過27.5萬的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大學註冊,提供高校一筆主要收入來源,也為美國科技公司帶來重要的人才補給。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國際學生(其中54%來自印度與中國)在2023年對美國經濟的貢獻超過500億美元。
推廣英國學術機構的組織Universities UK表示,可能赴美留學的學生中,申請英國大學的人數增加了。但這是否將轉化為更多註冊人數,現在還言之過早。
QS公司表示,造訪其「求學美國」線上指引的人數,在去年下降了17.6%,而其中單是來自印度的造訪人數,就下降了超過50%。
特納說:「一般而言,可計算的註冊人數影響會在6-18個月內浮現。然而,聲譽層面的影響將會持續更久,尤其是當簽證的不確定性及工作權利的變化,影響人們對風險與回報的認知時。」此種聲譽層次的風險,及隨之而來的人才流失,對美國學研機構的損害,可能更甚於因學生離開而造成的立即性經濟影響。

(摘自 世界新聞網)
投500封求職履歷僅獲2回覆 國際畢業生留美或返鄉兩難(311期)
2025年畢業季來臨,數以萬計的國際學生即將踏入職場,卻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愈來愈大。在川普政府對國際學生採取更嚴苛政策立場的陰影下,簽證制度與就業環境雙重不利,讓「留美夢」面臨前所未有挑戰。不少學生坦言,即使來自名校、擁有理工科學歷,也難以在美國職場站穩腳跟,許多人最終選擇放棄留美、返回原籍國。
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發布的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失業率攀升至5.8%,高於2024年同期的4.5%,為2021年以來最高點。同時,畢業生的就業不足率(即就業不足人口占總勞動人口)達到41.2%,大量畢業生無法找到符合其學歷與專業能力的工作。對國際學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文科生 受限多提前離場
對文科國際畢業生而言,就業本就不易,如今更受語言、身分與職缺限制影響,加上川普政府重啟對移民和國際學生的強硬立場,令許多人選擇提前離場。
「我掙紮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回台灣。」來自南加大公共政策學院的研究生Bonnie,今年5月畢業後,原本計畫留美工作,但最終放棄。「作為國際文科生,適合的工作機會本就不多,加上簽證限制,很難留在這裡發展。」
Bonnie指出,不少與公共政策、傳播或非營利機構相關的職位,對語言與文化熟悉度要求極高,本地畢業生更具優勢。「我身邊的同學幾乎都選擇回國,還有朋友為了留在美國,轉行到保險或銷售業。」她語帶無奈地說。

理工生 數百履歷無回音
曾經被視為「留美保障」的理工科,如今也難逃就業寒冬。來自南加大Viterbi工學院的Bryan主修軟體工程,畢業後選擇留在美國找工作,但求職之路異常坎坷。「我從去年底開始投履歷,至今已投出幾百份,但回覆率不到0.1%。」Bryan說,從2023年開始,科技業就已進入寒冬,幾乎所有同屆同學都面臨求職困難。
更令人憂心的是,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了國際生的不安。「H-1B簽證抽籤愈來愈難,中籤也不代表穩定留美,川普回鍋後,政策可能朝更不友善方向發展。我每天都在想,哪一天會不會就被迫離開這裡。」另一位來自洛杉磯加大的碩士畢業生Celine,擁有電機與電腦雙碩士學位,也同樣面對殘酷職場現實。「我總共投了約500份簡歷,只收到兩個線上面試邀請,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有沒有下文。」
Celine表示,與數據有關的工作,由於薪資吸引力強,吸引來自各種背景的大量求職者,不僅電腦專業加入,連文科、商科學生也紛紛轉行,導致市場極度飽和。「很多公司一個職缺開放幾小時,就收到幾百份申請,脫穎而出的機會微乎其微。」

太內卷 返中留美陷難
來自爾灣加大,主修金融數學與統計的國際生小夢,也正在為職涯出路感到焦慮。她指出,從去年底至今,已投出約200份簡歷,最終只收到一份薪資偏低的工作邀請。「還沒決定是否接受這個offer,因為薪資太低,生活壓力很大。」
來自爾灣加大,主修金融數學與統計的國際生小夢,也正在為職涯出路感到焦慮。她指出,從去年底至今,已投出約200份簡歷,最終只收到一份薪資偏低的工作邀請。「還沒決定是否接受這個offer,因為薪資太低,生活壓力很大。」
(
摘自 世界新聞網)

LTN經濟通》美國名校貴不可攀 引爆夾心階層危機(310期)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報導,新英格蘭地區擁有全美最負盛名的大學,因此,這裡的學費也名列前茅。全美排名最高文理學院之一的衛斯理學院近日宣布,自2025年9月起,學生每學年的總就讀費用將突破10萬美元。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其他私立學校也不遑多讓。長期而言,高昂的學費可能削弱美國社會向上流動的能力。傳統上,高等教育被視為實現經濟階層躍升的重要途徑;但當入學門檻與財力掛鉤時,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即使有才華,也可能因經濟因素而被迫放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摘自 自由財經˙時報)
AI取代入門級工作 15大科技公司6年來招募新畢業生下降50%以上(310期)
與十年前相比,今年主修科技學科的大學畢業生面臨嚴峻的「無入門等級工作」可做的窘境,因為這些工作大多已被AI取代。創投公司 SignalFire 的一份新報告顯示,自2019年以來,15家最大的科技公司招募的新畢業生數量下降了50%以上。在2023年所有階層大規模裁員之後,去年中、高階職位的招募數量有所反彈,但入門級職位(entry-level jobs)的招募數量仍有所下降。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整體失業率與應屆大學畢業生失業率之間的差距最近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即使是已經找到工作的柏克萊加大畢業生也對當前的經濟狀況感到憂慮。工業工程專業的 Manas Chithirala 即將在沃爾瑪擔任工程師,他說自己只是「運氣好」。21歲的公共政策專業學生Billy Meneses表示,自從三年前進入史丹佛學習以來,就業前景發生了巨大變化。 「我認為大學根本不能保證你能找到工作,儘管史丹福畢業生找工作可能會容易些,但如果你不培養硬技能,找到事仍然很艱難。」

(摘自 世界新聞網)
FBI警告針對外國留學生的詐騙(310期)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5月13日發布公告,警示一種針對持F-1簽證的外國留學生的詐騙活動。FBI的公告說,詐騙者會冒充美國或外國政府官員,謊稱學生違反了簽證規定,面臨移民問題或被驅逐出境的風險,要求受害者向未知帳戶支付費用,用於處理移民文件、大學註冊費或法律費用。目前,詐騙分子已經針對來自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約旦的留學生實施了騙局。據FBI透露,為了增加詐騙的可信度,詐騙分子會偽造官員的電話號碼,很專業地進行交談,並使用與他們謊稱的來源地相匹配的口音。

(摘自 大紀元)
川普移民政策嚇跑國際生 嚴重危及哥大財源(310期)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大量國際學生,是該校主要財政支柱,如今川普總統祭出的新移民政策,已嚴重危及哥大收入來源,讓校方營運陷入困境。
根據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2023至2024學年,哥大招收國際學生人數居全美第三名,僅次於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和波士頓的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而且國際學生人數約占學生總數四成,每位外籍學生每年支付7萬多元學費,為校方挹注超過9億元財源,相當於川普凍結的聯邦預算的兩倍。

(摘自 世界新聞網)
赴美留學生淪移民政策受害者 「超速罰單」竟遭註銷簽證(309期)
美國總統「川普」的移民政策引發爭議,殃及留學生!有留學生僅因超速繳交罰單,簽證竟遭終止。多所美國大學已發出警告,呼籲學生暑假期間避免非必要離境,以免無法再次入境美國。此政策已影響超過四千名國際學生,引發留學生對學業及未來發展的擔憂!
根據香港赴美國留學的博士生「Ashley」的說法,愈來愈多留學生面臨簽證被取消的情況。有些學生僅因超速或違規停車等輕微違規行為,簽證就被終止,讓他們感到不解與恐慌。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來自中國大陸、非洲和印度的學生,即使沒有任何違規紀錄,也同樣面臨簽證可能被取消的困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司法記者「Shimon Prokupecz」指出,美國政府取得所有學生的姓名,並將其送入犯罪資料庫進行比對。一旦比對到符合的資料,政府基本上未經任何調查,就直接發送通知,告知學生他們將失去學生身份。
(摘自  
TVBS 新聞網)

川普政府宣布恢復國際學生SEVIS簽證登記(309期)
週五(4月25日),美國川普(特朗普)政府在取消國際學生合法身分的訴訟案件中做出宣布,將恢復部分國際學生的SEVIS系統的簽證登記。此前,這些留學生在該系統的學生註冊記錄已從政府數據庫中被刪除。據《新聞週刊》報導,在經過數週的嚴格審查,以及多名法官簽發的數十項限制令之後,司法部週五在不止一個聯邦法院宣布這項決定。本月早些時候,從聯邦數據庫中刪除學生身份註冊記錄,以及吊銷學生簽證的事件,引發一百多起訴訟,其中五十多起案件的審理法官(涉及至少23個州)下令政府暫停遣返這些學生。
(
摘自 大紀元)

上大學愈來愈貴 今秋新生畢業時平均背債4萬元(309期)
理財網站NerdWallet針對聯邦教育部的報告進行分析表示,今年秋季入學的大學新鮮人畢業時平均將負債4萬元,比前一屆學長們多3000元。高等教育專家坎特羅維茨(Mark Kantrowitz)說,目前全美約有4200萬人背負聯邦學生貸款,未來幾個月,將有100餘萬高中畢業生成為新的學貸債務人。每年都有大量大學新生踏上舉借學貸之路,另有許多既有的借款人難以擺脫困境。前總統拜登(Joe Biden)開先例減免學貸,但全美教育債務仍不斷攀升。

(摘自 世界新聞網)
美國逾100所大學發聯名信 譴責川普「政治干預」(309期)
美國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普林斯頓大學和布朗大學等100餘所大學院校今天發布聯名信,譴責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對教育體系的「政治干預」。法新社報導,哈佛大學21日才狀告川普政府,因為當局威脅削減哈佛資金,並試圖對其實施外部政治監督。聯名信中寫道:「我們口徑一致,反對前所未見的政府越權和政治干預,這種做法正危及美國高等教育。」信中指出:「我們對建設性改革抱持開放態度,也不反對合法的政府監督,然而,我們必須反對政府的不當干預…我們必須拒絕接受針對公共研究經費使用方式的強制規定。」

(摘自 中央通訊社)
東西方教育差異:在美國我被鼓勵探索知識,但在台灣只能當「考試機器」(309期)
台灣與美國的教育體系,分別代表東方與西方教育理念。台灣教育強調應試與知識積累,而美國教育則更注重批判思考與實踐應用。透過比較這兩種模式,能更深入理解東西方教育的優劣勢,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對學生成長所帶來的影響。這段個人的求學與教學經歷,正是一場對教育模式與學習方式的深刻體驗與思考。

(摘自 關鍵評論)
又髮夾彎!川普政府暫緩取消留學生合法地位 數千人免於遭驅逐(309期)
受美國總統川普移民政策衝擊,數千名外國留學生在「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資訊系統」(SEVIS)中的紀錄遭到終止,面臨被驅逐出境的危機。不過,在相關訴訟持續進行之際,川普政府於25日突然宣布,將暫時恢復受影響學生的合法地位。
今年三月,川普政府以去年反以色列加薩戰爭的校園示威為由,取消多名參與學生的簽證並啟動驅逐程序。近期又有大批學生被通知,自己的SEVIS紀錄已遭終止。統計顯示,自川普上任以來,已有超過4700名國際學生遭到除名,引發美國國際學生社群及高教界的廣泛恐慌。
25日,在波士頓一場聽證會前,審理法官收到政府律師的電郵通知,說明ICE決定改變立場,因應當前訴訟情勢,考量正在研擬SEVIS紀錄終止的政策框架,因此在新政策發布前,相關原告學生將維持或恢復合法地位。美國司法部當天也向法院提交文件表示,爭議學生無論是否提起訴訟,皆會回復原有狀態。
然而,《紐約時報》引述國土安全部高階官員指出,此次暫時保住合法地位的學生,未來仍可能面臨失去簽證與合法居留權的風險。
(
摘自 Newtalk新聞網)

川普要求哈佛提交外籍生資料 否則喪失國際生招收權(309期)
美國政府今天再對哈佛大學出手。國土安全部表示,如果哈佛未能滿足政府的要求,提交部分簽證持有人的資訊,就將失去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
總統川普還說,哈佛大學是個「笑話」;哈佛拒絕接受外部政治監督後,就該失去政府研究合約。
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今天還宣布,終止對哈佛大學提供兩項總額超過270萬美元的國土安全部補助金。
諾姆說,她已致函哈佛大學,要求該校在4月30日之前,提供她所謂哈佛外籍生簽證持有者的「非法和暴力活動」紀錄。
諾姆在聲明中表示:「如果哈佛大學無法證明其完全遵守通報義務,將失去招收外籍生的特權。」
哈佛大學發言人表示,學校已知悉諾姆關於「取消補助金和審查外國學生簽證」的信件。
發言人表示,哈佛大學堅持本週稍早所發表的聲明,即「不會放棄其獨立性或放棄其憲法權利」,同時也將遵守法律。
2023年10月,巴勒斯坦哈瑪斯武裝分子對以色列發動致命攻擊。美國盟友以色列為此對加薩發動毀滅性軍事攻擊,引發美國各大院校發動校園示威,抗議以軍的攻擊行動,川普政府即揚言要削減各大學的聯邦資金。
川普將這些抗議者視為反猶太主義以及同情哈瑪斯的外交政策威脅。包括一些猶太團體在內的抗議者表示,川普政府錯誤地將他們對巴勒斯坦權利的倡議以及對以色列在加薩行動的批評,與支持極端主義和反猶混為一談。
川普政府也試圖驅逐一些外籍抗議者,並已撤銷了數百人的簽證。
川普今天在他的社群媒體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表示:「哈佛大學如今甚至稱不上是一所像樣的學府,也不該再被列入世界一流大學或學院名單。」
「哈佛就是一個笑話,教授仇恨和愚蠢,不應該再獲得聯邦資金。」
(
摘自 中央通訊社)

留學美國夢碎 美聯社:160所大學逾千名國際學生簽證被撤銷(308期)
美國聯邦政府撤銷學生合法身份的舉措已經導致數百名學者面臨被拘留和遣返的風險。他們的學校從像是哈佛和史丹佛私立大學,到大型的公立大學,如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和俄亥俄州立大學,以及一些小型的文理學院。根據美聯社審視大學聲明、與學校官員的信件和法庭記錄,自3月下旬以來,已經有160所大學、學院和教育體系中至少1,024名學生的簽證被撤銷,或者合法身份被終止。
(
摘自 Rti中央廣播電台)

川普報復哈佛 威脅將禁招外國留學生 終止補助金(308期)
美國最古老、最富有的哈佛大學成為第一所反抗川普政府的大學,而川普政府使出極其罕見的報復措施,不僅國稅局打算取消哈佛大學免稅地位,國土安全部也威脅,若校方未能按政府要求提交部分簽證持有人資訊,將失去招收外國學生資格。國土安全部16日表示,如果哈佛未能滿足政府要求,提交部分簽證持有人資訊,就將失去招收外國學生資格。部長諾姆(Kristi Noem)還宣布,終止該部對哈佛大學提供兩項總額超過270萬元的補助金。
(
摘自 世界新聞網)

學生簽被吊銷 還能留在美國?(308期)
針對近周愈來愈多在美留學生簽證撤銷的問題,律師表示,大規模撤銷學生證的做法,此前並不多見,在面臨棘手狀況時,學生也需了解應對措施,必要時採取法律手段自保。
「SEVIS被終止與F1被撤銷,應區分看待」
據了解,目前留學生可能面臨「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信息系統(SEVIS)」上身分狀態被「終止」(terminate)、或學生簽(F1)被撤銷(revoke)兩種情況。
移民律師陳闖創對此表示,撤銷簽證由國務院(DOS)執行,而SEVIS系統則由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監管,應區別看待。
(
摘自 世界新聞網)

被拘留、簽證被吊銷,美國大學外籍學生憂心忡忡(308期)
過去幾週,許多居住在美國的外國學生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系列事件的重演:便衣警察突然出現,用沒有標記的汽車將學生押送至拘留中心。
(
摘自 BBC中文網)

對付校園挺巴示威 川普政府考慮部分大學禁招留學生(307期)
美國國務院和司法部資深官員對Axios新聞網站表示,為了對付挺巴學生示威,政府考慮阻止某些大學招收外國留學生,此一政策考量遭民權人士批評,會「更進一步壓制校園言論自由」。
但資深官員表示,政府打算限縮招生的對象,只是公然力挺哈瑪斯恐怖組織的人。國務院啟動「抓捕並吊銷(簽證)」行動以來,在三周內,就取消了300多個留學生的簽證。全美國,持學生簽證的外國人有150萬。
各校根據國務院「學生與交流訪客計畫」,獲認證招收持有學生簽證的外國學生,但如果政府認為太多這種人利用美國的教育制度居留美國甚至工作時,就會取消大學院校招生的認證。
哥倫比亞大學和洛杉磯加州大學。這兩校都因挺巴學生太激烈,引發校園動亂甚至停課,惹出極大爭議。哥大發言人不予評論,加大說它已在努力「消除仇恨」--對抗反猶主義。

(摘自 聯合新聞網)
美國夢恐變惡夢?留學生擔憂F-1簽證掀拒發潮…想轉向別國(307期)
據「Business Standard」26日報導,川普就任總統兩個月以來,因簽證政策收緊而拒發F-1簽證案件增多,許多外國學生,不管已經在美國求學,還是仍在考慮來美者,都陷入一波新的不穩定中,覺得來美國讀書,似乎不如以往可靠,不知今日美國夢是否會變成惡夢。
已經在美求學的外國學生焦慮感升高。海外求學平台Gradding.com創辦人席克哈瓦特(Mamta Shekhawat)指出,印度裔學生對美國興趣大減近八成,有的主動避開美國,原因是X、Reddit這些社交平台上出現幾千條貼文,稱已在美求學的人都害怕放假時離開美國回國後,不確定能否獲准再入美國。
目前在美國各大學求學的印度學生表示,自己開始自我審查。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一名博士生表示,自己不再參加政治抗議,或者公開討論LGBTQ+議題;她表示自己是來美國求學的,必須朝完成學業的目標邁進沒錯,但感覺起來要說服自己退出很多有興趣的議題,不再針對時事思考,做一個沒有思想的人,感覺真的很難做到。
教育工作者、招生平台均指出,美國對全球人才變得較無吸引力,原因在限制及困惑日增;不容否認的是川普治下美國移民政策不斷演變,研究經費被砍,例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裁員2000人、補助金損失8億元、麻州大學醫學院取消未來的全部博士班課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著手把行政經費設限在15%等,都讓外國學生提高警覺。
(
摘自 聯合新聞網)

川普政府調查大學DEI 擴大至加州頂尖學府(307期)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27日表示,將調查加州一些頂尖大學的招生做法,擴大一項針對菁英教育機構的行動。美國司法部長邦迪發表聲明說,她已下令調查私立史丹佛大學以及加是如何招生。聲明指出,「川普總統和我致力於在全國終結非法歧視、並恢復以擇優作為基準的機會」。「美國的每個學生都應該只由他們的勤奮、才華和人品來評斷,而不是他們皮膚的顏色」。

(摘自 Rti中央廣播電台)
留學生擔憂F-1簽證拒發潮 博士生:逼自己做沒有思想的人(307期)
據「Business Standard」26日報導,川普就任總統兩個月以來,因簽證政策收緊而拒發F-1簽證案件增多,許多外國學生,不管已經在美國求學,還是仍在考慮來美者,都陷入一波新的不穩定中,覺得來美國讀書,似乎不如以往可靠,不知今日美國夢是否會變成惡夢。已經在美求學的外國學生焦慮感升高。海外求學平台Gradding.com創辦人席克哈瓦特(Mamta Shekhawat)指出,印度裔學生對美國興趣大減近八成,有的主動避開美國,原因是X、Reddit這些社交平台上出現幾千條貼文,稱已在美求學的人都害怕放假時離開美國回國後,不確定能否獲准再入美國。

(摘自 世界新聞網)
大批留美生簽證被撤!美國開始倒查10年?(307期)
近日,美國多所高校的留學生群體陷入恐慌—大量F-1學生的SEVIS記錄被移民局突然終止,導致合法身份失效。從超速罰單到十年前的酒駕記錄,甚至社交媒體言論,都可能成為“罪名”。從 3 月 24 日左右開始,不少美國高校的國際學生辦公室發現,一些學生的 SEVIS 賬號毫無徵兆地被標記為 “Termination(終止)” 。SEVIS,全稱 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Information System(學生與交流訪問者資訊系統),它就像是美國政府掌控留學生動態的 “超級監視器”。通過這個系統,能清晰了解留學生的學校、專業、住址,以及是否轉學、是否保持全勤上課等情況。一旦賬號從 “Active(有效)” 變成 “Termination(終止)”,就意味着學生身份瞬間不合法,得馬上離開美國。  與以往由各校國際學生負責人(DSO)主動更新 SEVIS 記錄不同,這次終止決策是由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主導,下屬的學生與交流訪問者計劃辦公室(SEVP)負責執行 。

(摘自 萬維讀者網)
「錄取資格被撤回」,川普下重手,赴美深造要三思(306期)
關稅戰、貿易戰……,但川普似乎沒想打贏人才戰。在最需要維持科學、技術領先的時代,川普政府正對美國高等教育下重手,這不僅是對學校、教職員和學生的攻擊,更是在拖慢科學文明與人類醫學進程。寒窗多年,終於